今天在整理資料時,發現一張不明光盤,打開一看竟然是舊口高中張萬昕老師一部長篇小說《風雨長渠》,真不知是什么時候,什么緣故落在了我這兒。這部長篇小說是描寫溫峽工程的一部藝術作品。溫峽水庫是鐘祥人民的偉大創造,是永垂不朽的造福工程。她應該有許許多多隨之相伴的不朽文學著作。可是從溫峽水庫的修建到現在40年過去了,在這文星薈萃的鐘祥,這個不朽文學作品仍未誕生,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文學藝術的遺憾,《風雨長渠》在這方面做了一個有益的嘗試。
今天五一,武漢兩位朋友來玩,硬是讓我帶他們重走了一遍溫峽路。我們從南干渠登上大壩,南干渠邊當年為采石料而炸禿的山坡已被茂密的植被所覆蓋,生態環境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脆弱。往里面望去,當年居住的工棚已不知所蹤,分不出在哪個山頭還是淹沒在水下。水天一色的庫區中新添了幾座島嶼,被東星開發成了野戰島,不知何故這人工修建的水庫被叫成了莫愁湖。腳下是巍峨的大壩,那是鐘祥十萬勞苦民工經過十年在那個特殊年代人工修建起來的。當年的建設者最小的都快奔60了,現在能上網的應該說絕大部份是他們的后代。通過這篇小說讓我們再一次去追尋文革時期的這段創業歷史,去感受一批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
感謝張萬昕老師為我們記錄了這段歷史,他雖乘鶴西去,但他和他的作品將永存鐘祥人民心中。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特別聲明:本文首發為“鐘祥論壇”,轉載請注明出處。
今天五一,武漢兩位朋友來玩,硬是讓我帶他們重走了一遍溫峽路。我們從南干渠登上大壩,南干渠邊當年為采石料而炸禿的山坡已被茂密的植被所覆蓋,生態環境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脆弱。往里面望去,當年居住的工棚已不知所蹤,分不出在哪個山頭還是淹沒在水下。水天一色的庫區中新添了幾座島嶼,被東星開發成了野戰島,不知何故這人工修建的水庫被叫成了莫愁湖。腳下是巍峨的大壩,那是鐘祥十萬勞苦民工經過十年在那個特殊年代人工修建起來的。當年的建設者最小的都快奔60了,現在能上網的應該說絕大部份是他們的后代。通過這篇小說讓我們再一次去追尋文革時期的這段創業歷史,去感受一批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
感謝張萬昕老師為我們記錄了這段歷史,他雖乘鶴西去,但他和他的作品將永存鐘祥人民心中。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特別聲明:本文首發為“鐘祥論壇”,轉載請注明出處。
零點 作者
粉絲 4368 關注
零點 作者
粉絲 4368 關注
勇往直前
粉絲 4291 關注
勇往直前
粉絲 4291 關注
南郭先生
粉絲 1 關注
勇往直前
粉絲 4291 關注
零點 作者
粉絲 4368 關注
songyugg
粉絲 1 關注
古今中外
粉絲 389 關注
游戲
粉絲 1 關注
零點 作者
粉絲 4368 關注
云煙
粉絲 431 關注
零點 作者
粉絲 4368 關注
云煙
粉絲 431 關注
零點 作者
粉絲 4368 關注
贊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