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幅對聯貼的有誤
對聯的創作,最常見的是七字和九字聯。基本要求是詞性相對,字數相等,韻律平仄相反。如何判斷上下聯,有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最后一個字的讀音,上聯是仄聲下聯是平聲,即仄起平收。
那么如何貼對聯呢?這要從古時寫信寫文章都是豎排的,并遵循左為尊原則,意思是從左邊(是從紙張位置而論)開始寫。比如寫信,收信人稱呼寫在左邊,是對他人的尊敬。這樣左邊就是大邊,這和我們吃飯坐席是同的。
貼對聯時,左邊貼上聯,右邊貼下聯。當我們人體對著門框時,左右是對應的,就是人右手邊就是門框的左邊貼上聯,人的左手邊是門框的右邊,貼下聯。以下圖一為例,意是四聲仄聲,很明顯是上聯,心是一聲平聲是下聯。圖二中本是三聲仄聲上聯,基一聲平聲下聯。這樣說來,這兩幅對聯都貼反了。可能一般人不會注意到,但行家一看就知道是錯誤的。
建議社區安排人重新調整一下,如果外地游客看見了,會說鐘祥這么大的一個地方,竟沒有懂對聯的。
那么如何貼對聯呢?這要從古時寫信寫文章都是豎排的,并遵循左為尊原則,意思是從左邊(是從紙張位置而論)開始寫。比如寫信,收信人稱呼寫在左邊,是對他人的尊敬。這樣左邊就是大邊,這和我們吃飯坐席是同的。
貼對聯時,左邊貼上聯,右邊貼下聯。當我們人體對著門框時,左右是對應的,就是人右手邊就是門框的左邊貼上聯,人的左手邊是門框的右邊,貼下聯。以下圖一為例,意是四聲仄聲,很明顯是上聯,心是一聲平聲是下聯。圖二中本是三聲仄聲上聯,基一聲平聲下聯。這樣說來,這兩幅對聯都貼反了。可能一般人不會注意到,但行家一看就知道是錯誤的。
建議社區安排人重新調整一下,如果外地游客看見了,會說鐘祥這么大的一個地方,竟沒有懂對聯的。


我愛鐘祥的山水 作者
粉絲 167 關注
鐘祥郭德綱
粉絲 54 關注
夢秋
粉絲 21 關注
九里香
粉絲 35 關注
Zhon祥
粉絲 91 關注
夢秋
粉絲 21 關注
講個題外故事,說是民國初年某高校搞了個征聯,結果獲獎的居然是一副完全不像對聯的對聯。上聯是 中國人民萬歲 下聯是 袁世凱千古
股事傳柒
粉絲 26 關注
心存善念必福報
粉絲 39 關注
420881W
粉絲 6 關注
changjiang520
粉絲 1 關注
冰與火之歌
粉絲 68 關注
如此看第一幅對聯,上下聯貼反了顯而易見,但上聯的平仄格律沒錯,下聯的“下”和“同”兩個字出律了。
再看看詞性:上下聯對應的詞性應該相同,不然怎么叫對對聯呢?
楊柳對南巡,楊柳是名詞,南是方位詞,巡是動詞,南巡合一起也是動詞,沒對上。
同對民,民是名詞,同的詞性很多,但在這里怎么看也不是名詞,對不上。其它詞性沒問題。
最后看看聯意:個人認為對聯的平仄就像個菜盤,盤子很精致當然最好,關鍵還是看菜。
“南巡”,我們都知道這個詞的故事,也可以說是個典故,那么,“楊柳”暗喻了什么特殊事件?我沒印象。上聯用典,下聯也得用。所以,我看對聯,先認真品味上聯,揣摩它的下聯會怎么應對,對出精彩才能讓人會心一笑,就像相聲里抖包袱。
整個看起來,第一幅對聯看似四平八穩,實則了然無趣。上下聯意平平,并有“合掌”之嫌。
曾經在長城山海關門樓看到一副對聯: 一關鎖山海 萬里走龍蛇 短短十個字,展現了山海關的險要和長城的氣勢,感覺很傳神。
龍山報恩寺大殿和偏殿的對聯也很不錯,語言很詼諧,但寓意很深刻,這才是對聯的精要之處。
曠野CC
粉絲 281 關注
HUANGJIAXIANG17
粉絲 41 關注
HUANGJIAXIANG17
粉絲 41 關注
這是中國古代書寫從右向左習慣的延續,符合“右為尊”的傳統觀念。貼對聯時應面向大門,右手邊貼上聯,左手邊貼下聯。例如故宮、頤和園等古建筑的對聯均沿用此方式。
?判斷依據?
內容邏輯:上聯多為提問或情景鋪墊,下聯為回答或結果。
音韻平仄:上聯末字為仄聲(三、四聲),下聯末字為平聲(一、二聲)。
橫批方向:傳統橫批從右向左書寫(如“新迎舊辭”)時,必須上聯在右。
二、現代調整方式
?橫批方向決定位置?
若橫批從左向右書寫(如“辭舊迎新”),則上聯貼左側,下聯貼右側。
?關鍵原則?:橫批首字方向即為上聯位置,需保持整體一致性。
?特殊情況處理?
無橫批或方向不明時,默認按傳統規則(上聯在右)。
自書對聯建議橫批從右向左書寫,以遵循傳統。
三、注意事項
?勿混合貼法?:同一副對聯不可同時采用傳統與現代貼法。
?懸掛規范?:對聯需豎直平行,長度一致;橫批居中。
?文化場合差異?:名勝古跡、寺廟等場所通常強制使用傳統貼法。
?總結?:當前主流做法是優先根據橫批書寫方向決定位置。若追求傳統儀式感(如春節、婚禮),推薦上聯在右;若橫批為現代書寫方向,則上聯在左更符合視覺習慣。
內容由大模型搜索并生成,僅供參考
參考了7篇資料
靈秀溫婉
粉絲 1173 關注
yukee
粉絲 64 關注
水氫汽車是啥
粉絲 50 關注
贊過的人